蘇東坡的海島奇遇記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9-11 10:28:48 作者:包頭熱力
宋紹圣四年(1097年),連遭貶黜的蘇軾來到了被放逐的最后一站——海南昌化軍(今海南省儋州市)。這似乎很像現(xiàn)在許多老人在海南養(yǎng)老的節(jié)奏,但當時不同今日,在通訊不便、交通不利的條件下,儋州只是遠離中原的窮鄉(xiāng)僻壤、“化外之地”。這對年過花甲的蘇東坡來說,確實比“日啖荔枝三百顆”的嶺南差遠了,而且當時這里還是“民夷雜糅”“民夷錯居”之地。
儋州的生活狀況如何呢?用東坡先生自己的話說,就是“食無肉,病無藥,居無室,出無友,冬無炭,夏無寒泉”“海南連歲不熟,飲食百物艱難”。但艱苦的自然環(huán)境與生活條件沒有擊垮這位老人,他苦中作樂,品嘗美食享受當下,結(jié)交好友談?wù)撊松陔x開這片土地時甚至直言“我本儋耳人”,稱海南之行是“茲游奇絕冠平生”!今天,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蘇東坡的儋州歲月,一窺他傳奇一生的華彩篇章。
▲蘇軾雕像(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)
“載酒堂”啟海南文脈
北宋時期,儋州是極為偏遠的“蠻荒之地”。受地理條件的限制,這里成了中原文化的輻射“盲區(qū)”,民眾大都沒有接受過教育,當?shù)亟逃胶臀幕l(fā)展長期處于落后狀態(tài)。
初到儋州,蘇軾聽聞城東有一學(xué)堂,便欣然前去參觀。然而,映入眼簾的卻是一番破敗景象:學(xué)堂荒廢,空無一人,師長衣食不繼,學(xué)生四散。目睹此景,蘇軾心生憂慮的同時產(chǎn)生了強烈的社會使命感。在他看來,海南雖孤懸海外,但也應(yīng)同中原一樣成為禮儀之邦、教化之鄉(xiāng)。于是,他決心在這片土地上傳播畢生所學(xué),為大宋邊遠地區(qū)的文教事業(yè)貢獻力量?!?/p>
▲矗立在儋州東坡書院內(nèi)的東坡雕像(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)
▲載酒堂中的蘇東坡(中)、黎子云(左)塑像(圖片來源:儋州市人民政府網(wǎng))
在儋州流放期間,發(fā)展教育成了蘇軾的一項事業(yè),幸運的是,這一事業(yè)得到了當?shù)孛癖姷闹С?。謫居伊始,時任昌化軍使的張中陪同蘇軾拜訪儋州的黎子云兄弟。黎子云兄弟從事農(nóng)耕,勤奮好學(xué),在當?shù)仡H有名望。此次拜訪中,張中提議在黎子云家旁“醵(jù)錢作屋”,以文會友。蘇軾將新建的屋子命名為“載酒堂”,這便是后來東坡書院的前身?! ?/p>
載酒堂的成立,吸引了眾多島內(nèi)外文人志士前來。蘇軾在這里開壇講學(xué),積極傳播中原文化,為儋州文脈的開啟注入了活力。他的努力成效顯著:一年之后,蘇軾在遷居之夕,聽到鄰家有兒童的誦讀聲,這令他心生喜悅,隨即賦詩一首:“跫然已可喜,況聞弦誦音。兒聲自圓美,誰家兩青衿?!边@反映了詩書禮樂等文化已潛移默化影響著當?shù)孛癖姟?/p>
▲蘇軾遇赦離開海南時,贈給學(xué)生姜唐佐一句詩:“滄海何曾斷地脈,白袍端合破天荒”,并許諾待對方登科之日,為其完成此篇。不久,姜唐佐果然中舉,成為海南歷史上第一位舉人。圖為《姜氏族譜》上關(guān)于姜唐佐的記載。海南日報記者 張杰 攝
隨著教育的發(fā)展,儋州涌現(xiàn)出一批批人才,為當?shù)匚幕某掷m(xù)繁榮提供了有力支撐。在蘇軾到來之前,海南一直是科舉制度下的“人才荒漠”。蘇軾北歸之后,其學(xué)生姜唐佐成為海南史上第一位舉人,緊接著符確成為海南史上第一位進士。從宋至清,海南共產(chǎn)生了767位舉人,97位進士。
可以說,是儋州百姓“眾籌”了載酒堂,而載酒堂亦成全了東坡的文化傳播夢。這一切對儋州乃至整個海南的教育發(fā)展產(chǎn)生了深遠的影響。
勸農(nóng)睦鄰,愛吾黎民
除教育問題外,蘇軾還發(fā)現(xiàn),吃不飽飯是儋州民眾的常態(tài)。原因在于,海南“以貿(mào)香為業(yè)”(以沉香貿(mào)易為主),所產(chǎn)粳米不足以供食。而與此同時,島上又有大量荒田待墾。蘇軾惑嘆這一局面,寫下《勸農(nóng)》詩六首,力求改變當?shù)匕傩盏挠^念,勸民務(wù)農(nóng),改善生活狀況。他勸誡當?shù)乩枳灏傩沾蚰マr(nóng)具、團結(jié)鄰居、清除雜草、開辟荒野,將荒地變?yōu)榭筛鞯牧继铩?/p>
蘇軾不僅提倡耕作,還強調(diào)要因地制宜,適時栽培,“春無遺勤,秋有厚冀”。更難得的是,他在推廣農(nóng)耕文化的同時,也不忘強調(diào)禮儀的重要性。蘇軾倡導(dǎo)鄰里間的和睦與尊重,即使窮得袒胸赤足也不應(yīng)失去尊嚴。他不僅大力傳播中原地區(qū)農(nóng)耕文明理念,也將儒家文化的仁愛思想留給了儋州黎民。
▲蘇東坡又在《和陶勸農(nóng)六首》的序中寫道,當時海南人雖種麥稻,但并不十分重視,稻米不夠吃,人們就以薯、芋等煮粥食用。圖為儋州市中和鎮(zhèn)生產(chǎn)的芋頭。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攝
▲蘇東坡的詩文中記載了益智(姜科,多年生草本植物)、蒼耳、松明、椰子、土狗等多種海南物產(chǎn)。圖為益智。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攝
在儋州的三年時間里,蘇軾雖然生活艱辛,但他樂觀依舊,仍然熱愛生活。他熱愛文字,也熱愛教學(xué),熱愛農(nóng)事,也熱愛鄰里。當黎子明的兒子因無法忍受繼母的閑言碎語而離家出走,家中因缺乏勞動力而陷入困境時,蘇軾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。
經(jīng)多方奔走打聽,他了解到雙方都有和解的意愿,只是礙于情面不肯主動認錯。蘇軾便在當?shù)赜讶说膸椭抡业嚼枳用鞯膬鹤?,向他講授“家和萬事興”的道理,并自掏腰包買好了羊肉和美酒,陪同他回家團聚??粗@一家人重歸于好,蘇軾感到無比欣慰。
一朝官宦,謫居于野。蘇軾心里沒有官民之分,更沒有漢黎之別,他心平氣和地享受著他的鄉(xiāng)村生活,心甘情愿地當著他的“和事佬”。
勸學(xué)、勸農(nóng)、勸和,這是蘇軾的儋州日常之事。他身處蠻荒之地,卻從不怨天尤人。于蘇軾而言,在人生最失意的時候遇到了一群可愛的人,他們就像一束光,照亮了他的晚年。
“美食達人”在儋州
儋州百姓打心眼里喜歡蘇軾這位中原來的長者,時不時就送他點兒東西。一日,蘇軾偶遇一位幽居深山、以樵采為生的黎族同胞。這位黎族友人身材瘦削,對詩書一無所知,甚至當場嘲笑蘇軾的衣著。盡管語言不通,交流不暢,但臨走時,他還是拿出一些“吉貝布”(宋人習(xí)慣將棉花叫成“吉貝”)送給蘇軾御寒。
▲海南黎錦,古稱“吉貝布”。(圖片來源:人民網(wǎng))
鄰里們送給蘇軾的是什么呢?眾所周知,這位老者是個不折不扣的“美食達人”,所以他們送的禮物也投其所好。
元符二年的冬至,一位仰慕蘇軾已久的漁民送來了蠔,這可樂壞了蘇軾。他烤著生蠔,喝著美酒,這頓飯吃得心滿意足。他甚至忍不住給兒子寫信分享這一幸事,信中還不忘叮囑:“每次告誡你,千萬不要說出去,我怕北方的士人聽到后,會爭先恐后地效仿我,請求被貶到海南,來分享我這份美味?!?/p>
備受“美食達人”蘇軾喜愛的這道佳肴也延續(xù)至今,成了燒烤攤不可或缺的主角。除了生蠔,雞鴨魚肉之類的更不用說了。鄰家祭灶擺酒席用的烤雞肉,事后也總會送給蘇軾品嘗。
▲烤生蠔。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
在儋州,孩子們與這位“東坡爺爺”相處得如何呢?謫居期間,蘇軾和黎子云成了好友,閑暇之余常去拜訪。路上,蘇軾常遇見三四個在外玩耍的黎族孩童,這些孩子見到蘇軾一點都不拘束,他們口中吹著蔥葉,看著蘇軾從遠處走來,又目送他離去。有時,他們甚至當著蘇軾的面,用當?shù)胤窖詺g笑著講述有關(guān)他的故事。孩子們的這份純真和自在,想必離不開蘇軾平日里對他們的關(guān)懷和呵護。
元符三年(1100年),新即位的宋徽宗大赦天下,65歲的蘇軾得以返回北方。那時的他,已有了“余生欲老海南村”的念頭。北歸之后,蘇軾依然牽掛著海南島的百姓,思念著儋州的“蠻唱與黎歌”,回味著與友人共飲的黎酒。
▲蘇軾《別海南黎民表》:我本儋耳人,寄生西蜀州。忽然跨海去,譬如事遠游。平生生死夢,三者無劣優(yōu)。知君不再見,欲去且少留。(圖片來源:光明網(wǎng))
蘇軾不僅愛酒,還熱衷于釀酒。在與海南當?shù)匕傩盏慕煌?,他學(xué)習(xí)了黎族的釀酒工藝。他用“小酒生黎法,干糟瓦盎中”的方法,精心種植小麥和水稻,在家中反復(fù)嘗試,終于釀出了一窖好酒。由米、麥、水發(fā)酵而成的“真一酒”,成了他招待親朋好友的極品佳釀。
在儋州的歲月里,與志同道合之人暢飲美酒,成為他排解苦悶的最佳方式。獨飲是孤寂,眾飲是歡樂?!叭A夷兩樽合,醉笑一歡同”,盡管人生已至暮年,仕途已無希望,但那又何妨?同儋州好友推杯換盞,醉酒歡歌,吟詩作賦,豈不快哉!
▲被蘇軾稱為“蠻唱與黎歌”的儋州調(diào)聲(圖片來源:儋州市人民政府網(wǎng))
▲黎族山蘭酒(圖片來源:三亞發(fā)布)
“華夷兩樽合”不僅是蘇軾與黎族友人的交往日常,更是他對民族關(guān)系的美好構(gòu)想。他熱愛南方的這片土地,也愛著這片土地上的人。在他眼里,不論中原還是邊疆,都是北宋的領(lǐng)土,沒有遠近之分;不論漢族還是黎族,都是大宋的子民,沒有親疏之別。民族平等,漢黎一家,“咨爾漢黎,均是一民?!碧K軾與黎族百姓深度交往,通過辦學(xué)傳播中原文化,吟詩作詞記錄儋州質(zhì)樸民情,促進了民族間的交流融合,為我們樹立了一個跨越歷史的榜樣。